Search This Blog

Monday, July 1, 2019

問: 三選一。漢初,黃老之治,大盛,黃老之治的『黃』是誰?


問: 三選一。漢初,黃老之治,大盛,黃老之的『黃』是誰?(楊積亮,7/1/2019

 1. 黃帝。 (神話,還是歷史?)

2. 黃石公。張良的老師,黃石公於石橋故意將其鞋滑落到橋下三次,是要試探張良是否尚可教之,後授張良《太公兵法》,又稱《黃石公三略》。裡面有一句:『天道自然,其巧無間』。

3. 黃子。史馬談的老師,《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喜生(司马)谈,(司马)谈做了太史公。太史公从师唐都学习天文,从师杨何学习《易经》,从师黄子学习道家理论。』。然後講述了史馬談對六家的看法,以道论(黃老之學)為主,討論其他五家的優劣。(有些《史记·太史公自序》版本,沒有這一段。我把它抄在下面,極為精彩。

其實,答案不重要,但是牽出一個歷史上的問題:遍翻先秦古籍,沒有看到『黃老』這兩個字詞。但是漢初的史書,尤其是《史记》和《漢書》,卻對『黃老』著墨盛多。為什麼?23 大概不對。)

這又牽出一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我一直以為有一個共識: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是一個文化高峰,但是後來沒有什麼結論。漢初,黃老之學有了『文景之治』,而後,武帝獨尊儒術,直到現在, 才知道我坐井觀天,現在歷史學家的共識並非如此,從四十年前,馬王堆漢墓帛書,如馬王堆帛書《老子》卷前古佚書(別稱《黃帝四經》)等出土,之後郭店簡、上博簡、清華簡、北大簡等新材料中又有相關的內容湧現,黃老之學很快成為一門顯學,出現了數量眾多的論文和一批通論性的著作。現在多數的學者認為:

1 從春秋後期開始, 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進入了一個大創造的時代, 其標誌就是出現了老子、孔子、墨子這三位偉大的思想家和他們創立的學派。
2 從春秋後期到戰國前期, 學派的數目還不多, 各學派尚處於獨立發展的時期。
3 戰國中期, 齊國稷下學宮,各學派討論熱烈,但是也開始有了共識,治國之道遂成為君主們最迫切的需要和最感興趣的話題。
4 戰國晚期,這些共識開始發展了理論基礎,《淮南子》《呂氏春秋》是一些代表,商鞅變法,秦國統一天下,秦始皇建立了各種新的制度。
5 幾年以後,秦始皇,橫徵暴賦,把好制度推行的一敗塗地,秦亡。
6 漢初七十年,繼承了秦國的好制度,而且推行的非常成功,名曰黃老之學,文景之治。
7漢武帝時,董仲舒把一部分黃老之學納入儒術,漢武帝獨尊儒術,部分黃老之學散入民間。

從這個角度看,戰國,雖然沒有黃老之學這一個名詞,但是它不但是百家之一,而且是當時的主流。我還沒有全懂,只能抄了一點說法在下面:

1. 道法結合、兼採百家:黃老之學則在道、法結合的基礎上對其他各家學說兼收並蓄, 形成了一個集各家之長的開放的思想體系。在容納到道法結合理論框架中的各家學說中, 儒家的禮治學說和重視道德教化的思想對於黃老之學具有最重要的意義。調和儒法是黃老之學區別於法家學派的一個關鍵。

2. 關於道論, 《黃帝四經》中的《道原》, 《管子》中的《內業》《心術》等四篇《尹文子》《鶡冠子》《文子》等道家黃老作品都有較為集中的闡論, 主要是發揮老子的道論, 闡發的形上意義, 強調作為最高本體的對於自然、社會政治和人生的決定意義和指導作用。

3. 《史记·太史公自序》:(這一段,有些版本的《太史公自序》沒有。)

。。。喜生談,談為太史公。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閒,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bei4),乃論六家之要指曰:
(愍:忧虑。悖:谬误)。

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涂。」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大祥:以祥为大。检,约束,检点。赡:充足。撮:提取,摘录。去健羡:意为舍弃刚强与贪欲。绌,通“黜”,废)。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
当年:有生之年。

墨者亦尚堯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糲粱之食,藜霍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教喪禮,必以此為萬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夫世異時移,事業不必同,故曰「儉而難遵」。要曰彊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長弗能廢也。

(翦,同“ 剪”。簋:古时盛食物的圆形器具。刑:通“铏”,盛羹的器皿。粝:粗米)。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踰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苛察:苛刻烦琐,显示精明。缴绕:缠绕,纠缠不清。控名责实:由名以求实,使名实相符。控,规制。责,求。名,概念。实,实际)。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窾言不聽,姦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燿天下,復反無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反,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因循:顺应自然。成势:既成不变之势。不為物先,不為物後:不为物所牵制。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法而不以法为法,要顺应时势以成其业。有度無度,因物與合:道家有度但不恃度以为度,要根据万物之形以与之相合。常:规律,准则。因:因循。中:符合。端:正。窾:空。燿:同“耀”。反:同“返”)。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