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May 9, 2017

什麼樣的電影有台灣風味?

什麼樣的電影有台灣風味?


我有時看到某些日本電影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說這部電影好有日本風味啊,這就叫我聯想到什麼是風味?有那些電影有台灣風味呢?想了想,卻答不出來,去請教了一些喜歡看電影的老朋友,大家也莫衷一是。到底什麼是有台灣風味的電影呢?這樣問,對不對?很難說。我也沒有預設答案。風味是什麼,也很難定,我現在想的是『文化現象』(我的一個好友說『文化現象』比文化確切,『文化現象』是文化加在人身上以後露出來的樣子)。那什麼是台灣的『文化現象』呢?想了想,發現我只所以說有些電影有日本風味,完全是因為我對日本的『文化現象』了解得太膚淺,太無知了。台灣的『文化現象』呢?我們太了解了,太關心了,為什麼也答不出來呢?可能是台灣的『文化現象』一直在變,不同的時代,好像台灣有著不同的『文化現象』。

我能找到最早的演台灣『文化現象』的電影是侯孝賢 2005《最好的時光》的第二部和1993的《戲夢人生》, 《最好的時光》的第二部《自由夢》是說1911 梁啟超到台灣時的一些社會現象。《戲夢人生》是說李天祿的前半生,大概從1901到1945. 這段時候台灣的情形,我不熟悉,只能當成歷史看,感覺上好像和清末明初的歷史差不多。

1945是台灣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我能找到幾部電影是吳念真​​1984的《多桑​​》,和侯孝賢1989的《悲情城市》,和1995的《好男好女》。這幾部電影都是1945過了四五十年以後才拍的電影。我想這一個事實就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幾十年的一個『文化現象』,那就是這幾十年裡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文化現象』,看到不同的二二八,看到不同的大陸。其實有不同的『文化現象』是很正常的事,是好事,可是就有些人不願意看到這些不同,不敢看到這些不同,也不要別人看到這些不同,更不要別人拍這些電影。還好四五十年後有了這些電影,這些電影拍得都很好,有一點含蓄,有很多感情。我自己最喜歡的是《好男好女》,每次看了,都覺得自己是個弱者,沒有勇氣做該做的事。

講述50,60,70年代的電影,往往都不把年代說明確,我能看出來的,有名的電影有:侯孝賢1985的《童年往事》,1986的《戀戀風塵》,楊德昌1991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立國1989的《魯冰花》,萬仁1984的《油麻菜籽》和1983的《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帽子》和《蘋果的滋味》​​等等。這些年代台灣的『文化現象』,我有些熟悉,有些陌生,就算是陌生的情景,也帶著熟悉,童年的親情是忘不了的,尤其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我過不久就再看看,每次看,都忘了我身在何處。

80年代開始,台灣的『文化現象』有著很大的改變,我想主要是台灣和外面有了大量的接觸,台灣現代化了。吳念真1996的《太平.天國》開始談到大陸經商,楊德昌1986的《恐怖分子》,1994的《獨立時代》,1996的《麻將》,2000的《一一》談到現代化一些白領階層的生活。蔡明亮​1992的《青少年哪吒》,1994《愛情萬歲》​談到現代化過程裡邊緣青少年的遭遇,鈕承澤2009的《艋舺》​談到黑幫兄弟的現代化。說來奇怪,這段時間,我雖然住在美國,可是對這段時間的台灣電影,特別熟悉。《獨立時代》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電影裡男女主角的生活,我都沒有經歷過,他們的想法,我也都不認同,可是說不出來為什麼,他們的談話,他們的舉止,好像就在我身邊。我想現代化有時就成了美國化,也還不是道道地地的美國化,而是時尚富裕生活的美國化。這些電影裡的台灣『文化現象』倒是把在美華人的生活和在台灣的生活拉近了。

2000年以後,我得承認,我落伍了,我有時完全不知道電影在說什麼,拿侯孝賢2005《最好的時光》的第三部《青春夢》來說,侯孝賢是台灣最有名的導演,他的作品一向叫我神往,可是到現在我還想問張震舒淇演的生活真是2005台灣的『文化現象』嗎?還好,這個時候,我看了幾部叫我帶著溫暖笑意的電影:九把刀2011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鄭芬芬2009的《聽說》,侯季然2012的《南方小羊牧場》,和楊雅喆2012的《女朋友。男朋友》。戴立忍2009的《不能沒有你》,易智言2002的《藍色大門》,楊雅喆2008的《囧男孩》,和魏德聖2008的《海角七號》。這些電影的兩個共同點,一個是笑,笑最能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一個是青春,其實青春和笑應該和年齡沒有關系。希望台灣的『文化現象』能把青春和笑灑在每一個人身上。

有一點,一定要說一下,上面說的電影,都是用寫實,具像的手法把台灣的『文化現象』拍出來的,有沒有可能用抽像的手法拍呢?還有,是不是不拍台灣的『文化現象』就一定不是好的台灣電影呢?問這些問題,就是要引出蔡明亮從​1998的《洞》開始就拍了一系列的電影,包括,《你那边几点》​2001,​​​《不散》2003​,《天边一朵云》2004​。《郊遊》(2013)​。這些電影,或多或少,都站在比較不同的角度,希望看到​台灣『文化現象』的背後。尤其是《洞》,是我看過電影裡餘味最久,最深的電影。每一個人不都有一個洞嗎?有了洞,我們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也是有了洞,我們才能避開外面的世界。爬出去,躲回來,反映了我們对溝通的渴望和對疏離的要求。蔡明亮不是在拍台灣的『文化現象』,他是在拍全世界的『文化現象』。

積亮
5/9/2017

這兩位好演員,一樣不一樣?

這兩位好演員,一樣不一樣?


Chaplin 和 Woody 都是一流的好演員,兩個人都把他們的特色,表現的淋漓盡致,而且幾十年如一日,豪不妥協。除了是好演員以外,還是電影全才,導演,劇本,音樂,無一不精,加上事無巨細,不把電影完完全全拍成他們自己的風格,絕不罷手。

這兩人我都喜歡,Chaplin 是愈來愈喜歡,Woody 是年輕的時候很喜歡,現在略減。後來我發現我的朋友裡,有人很喜歡Woody,有人很不喜歡Woody,無意見的很少;絕大多數的人都喜歡Chaplin,只有程度上的區別,很少有人不喜歡他。

Chaplin 電影的主題,很多年來很少變,比較單純,基本上都是描述底層小民的生活,他們有時歡樂,有時無奈,設法在困境裡找到一點樂趣;Woody電影的主題,大概是因為票房的緣故,比較有一些變化,但是他出名的一些電影,例如 《Annie Hall (1977)》,《Manhattan (1979)》 等,都有一個很複雜的主題,那就是從一個有點小才氣,好談藝文,卻一事無成,的半知識份子的角度來諷刺生活重實利,享受生活,輕談理想,的半專業人士,然後又回過頭來有點自鳴得意地自嘲這些半知識份子。
描述和諷刺很不一樣,都是想叫觀眾笑一笑,Chaplin 是哭著演Woody是氣著演。

All 47 Woody Allen movies - ranked from worst to best - The Telegraph 

The 10 Best Charlie Chaplin Movies « Taste of Cinema - Movie ...

 積亮

10/21/2016

The Leopard (1963)​ Il gattopardo (original title)​

The Leopard (1963)​ Il gattopardo (original title)​


Director: Luchino Visconti​​
Writers: Giuseppe Tomasi di Lampedusa (novel),
Suso Cecchi D'Amico (screenplay)
Stars: Burt Lancaster, Alain Delon


電影看完了以後,叫我們討論了一陣子的​對白​是Prince Don Fabrizio Salina 說的:
We were the leopards, the lions, those who take our place will be jackals and sheep, and the whole lot of us - leopards, lions, jackals and sheep - will continue to think ourselves the salt of the earth.


Salt of the earth 是什麼意思?不同的解釋有好幾個。通常解釋成平凡的好人。聖經裡用過 (Matthew 5:13, 14, 15 and 16)大概是指儘本分的信徒 (我沒有讀過聖經,請指正)。salt of the earth 也是一部 1954 電影的名字,也是 neorealist 的電影,爭論性極強,McCarthy 時代被禁。2014 又有另外一部不同的電影叫The salt of the earth (加了 The)。


​​電影裡 Prince Salina 說我們 aristocracies, 是指他的家族和同黨 (leopards and lions);他們 revolu­tion­aries, 是指要改變政權的人 ( jackals and sheep)。我們和他們 是完全不同的人,為什麼 Prince Salina 要說這四種人都認為自己是 salt of the earth 呢?我猜想 Prince Salina 說的是,這四種人雖然看起來不同,可是都認為他們自己都儘力扮演好了他們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同,但是命運總會把他們綁在一起。



好電影叫人回味的地方往往是對人物性格的描述。有的人,性格多變,不容易演好的地方在要把變的過程演的合情合理;有的人,性格如一,不容易演好的地方在要把不變的背後演的有高有低。《The Leopard》做到了。Tancredi Falconeri 一夜之間,從富家子弟,看到義軍日盛,加入 Garibaldi's redshirts,幾個月後,勝負易位,他又以保皇新貴出現,在和新貴嬌女Angelica 熱戀之際,對舊時女伴Concetta冷言冷語,最後在新政府出任要職。 Prince Salina 在新舊勢力交替之際,他也看到了大勢所趨,他也知道他能在新世界裡有一番作為,但是他只能鼓勵Tancredi Falconeri,自己走到幕後。


我始終沒有找到電影裡明示 leopard 和 lion 的區別。只能從我們自己的文化裡想,好像leopard (豹) 比lion (獅子) 狡猾。如果真是這樣,那Tancredi Falconeri 是豹, Prince Salina 羨慕豹,可是沒有豹的耐,Concetta 看出來Tancredi Falconeri 是豹,只能嘆息;Angelica 也看出來Tancredi Falconeri 是豹,可是她覺得她有辦法馴豹。 (附言:大多數的英文書評,都用Leopard來標示 Prince Salina和他的家族。)

電影裡,Tancredi Falconeri有一句更有名的道白:If we want things to stay as they are, things will have to change. 和一句漢語名言有一點像:識時務者為俊傑。

積亮8/22/1016


許多好友,加了好多寶貴意見:

》》請教了基督徙朋友,Salt of the earth 在聖經中的意思是要基督徒犧牲自己以發揮作用,因鹽若不溶解,是沒什麼功用的。
活在新舊勢力交替隙縫中的Prince Salina時不我與的無奈、喟嘆、感懷,教看的人也不勝唏噓!

》》記得小時候上主日學,老師曾經告訴我們基督徒要做「地上的鹽」Salt of the earth. 大意是說鹽是用來調味的,平凡無味的食物,加了鹽之後,便可以變成美味佳餚。於是要我們做地上的鹽,將平凡的人,變成更好的人,至少這是我了解的程度。積亮以下的詞句做總結:「電影裡,Tancredi Falconeri有一句更有名的道白:If we want things to stay as they are, things will have to change. 和一句漢語名言有一點像:識時務者為俊傑。」這正合乎 Heraclitus 的名言 "The only thing that is constant is change".

》》"The Leopard - a Novel" by Giuseppe di Lampedusa 確實是本大大有名的書。最近在旅遊雜誌上讀到一篇 Sicily 專訪文章也提到此書。電影背景描繪的情節大致上有歷史根據,主角人物自然為虛構,但多半也有原型為藍本。據說 Prince Salina 之角色是依據 Lampudusa 的祖父(也是貴族)塑造的。

》》1. Risorgimento(義大利語,意為「復興」,故中文將該統一過程稱之為「復興運動」)義大利統一運動,即復興運動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間,將義大利半島內各個國家統一為意大利的政治及社會過程。
2. 電影名句 (幾位朋友都提到了)
2.1 "If we want things to stay as they are, things will have to change." (spoken by Tancredi).
2.2 "We were the Leopards, the Lions, those who'll take our place will be little jackals, hyenas; and the whole lot of us, Leopards, jackals, and sheep, we'll all go on thinking ourselves the salt of the earth." (spoken by Don Fabrizio)
3. 原著名句 (援引二例)
3.1 "The animal had died tortured by anxious hopes of salvation, imagining it could still escape when it was already caught, just like so many human beings." Said the Prince after hunting a rabbit.
3.2 "every coin spent in the world must end in someone's pocket." Said Ciccio Tumeo, the hunting partner of the prince, while talking about Don Calogero.
4. Who/what was the leopard
     It seemed the prince was the leopard, not only the leopard was the symbol of his family, also his behavior.
5. Who/what was the jackal/hyena
    Bendicò?
    In the "book":     "Angelica's first visit to the Prince and his family following her betrothal to Tancredi. Dressed beautifully, she makes her entrance with perfect timing, and immediately endears herself to the Prince. Only Bendicò, growling in a corner, seems unhappy to see her. "
    "Concetta retires to her bedroom, where she keeps several locked boxes of decaying mementos of her past, including the skin of her father's dog Bendicò, which had been made into a rug and which is now completely moth-eaten."
    "Concetta returns to her room, and contemplates her possessions there with new perspective. Even the few relics which she once cherished are now only reminders of a life unfulfilled. She also realizes that an unpleasant smell is coming from what remains of the Bendicò rug, and orders it thrown out."
注一:Bendicò,在書評中被認為是一個極重要的角色。從 prince 的忠狗,到死後成為地毯標本,到數十年後,「臭皮囊」被 Concetta 當垃圾丟棄。她丟棄的其實是包括她家族的一切「狗皮倒灶」。這的確是作者神來之筆,之一。
6.  Why lion and sheep?
      是有關聖經嗎?有 salt of the earth ,就不會驚訝 lion and sheep. 但也有疑點。
注二:羅馬、教皇/教宗是義大利統一的最後「障礙」,如何與教皇/教宗(甚至是全世界的天主教徒)保持「良好關係」對義大利是極重要的。處於君權、民主、宗教三相俱變時刻,羅馬教廷問題足足延後義大利的統一至少二十年。
注三:原著以人(prince 、及其家族),狗 (直覺、忠心、到後來變成臭皮囊的醜陋象徵),lion and sheep,作者是想小心跨越那些紅線?
注四:若涉及宗教/聖經,為什麼不用 lion and lamb,不用 lamb 而用 sheep ? 作者想表達什麼、又想隱藏什麼?
注五:Sicily     原著提到"Don Calogero's father-in-law vowed revenge, but his corpse was later found, shot twelve times in the back." 有版本寫成 "shot nine times in the back".
     不論九次或十二次,無疑地在十九世紀黑手黨就已經活躍在在西西里島。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原著作者和電影導演都有意無意的碰觸ㄧ些也保留一些。這些隱晦秘密把原著和電影更添加浪漫神秘色彩。

》》Here is another link which introduces 10 great neorealist films from Italy.  It also explains briefly how neorealist films came about.  Visconti has two on the list.  One is " Obsession " which was released in 1943 and is regarded as the first neorealist film by many critics.
http://www.bfi.org.uk/news-opinion/news-bfi/lists/10-great-italian-neorealist-films

》》兩位論述各有千秋,看電影多年真還沒見識到如此認真的人!我也讀了 Michael Wood 寫的短評。誠如兄所說,就中關鍵在:雖然是同一故事,書和電影處理方式卻各有招式,絕對是出自大宗師手筆。書我無緣一睹,電影卻看了三回。我想說的是:書是好書,電影也妙。雖然不少後敍的劇情發展殘缺(沒交待 Prince Salina, Tancredi 等人的結局)就電影的形式來説,或者更完美的詮釋了這段國族家族史。

我覺得電影並不曾叛離 Lampedusa 原著的精神。基本上兩位作者都出身沒落貴族世家,南北相距雖遙,經歷卻相當接近。 Weikong 兄之評價:「難得的是有志ㄧ同把義大利的史地人文宗教精華刻劃詳細。是史詩級的名山之作。」頗有同感。

更難得的是為拍攝本片Visconti 所投注的心力,加上個人藝術造詣及對完美及 Authenticity 之執著,讓這部影片幾乎成為廣陵絕響。自他以後,再也沒第二個人能拍出肉眼能瞧見世紀末的奢華,主人翁高貴優雅及𥈠智之形象。

》》》》》》》》》》》》》》》
有機會看到許多好友的想法,真是太過癮了,最後加幾句:

我正好看到一篇 Princeto的 Michael Wood 寫的影評,說是附在Criterion Collection’s 2004 DVD edition of The Leopard 上。文章公不公允我不敢說,至少我學了一些新東西,我還沒有看這本書。

原來 Visconti​​ 開始構思 這部電影的時候,Lampedusa 的書還沒有出版,兩人經常交流看法。1958 小說出版,1963 電影發行。IMDB 很小心,例出 Novel 和 screen play 的名字,沒有用 原著 和 adapted 之類的字。

Lampedusa 和 Visconti 兩人都有貴族身份:Lampedusa 出身於Sicily,不看好未來的演變,可是了解不能只緬懷於過去。;Visconti 出身於義大利北方,雖獻身於明日的遠景,卻也知道未來可能困難重重。

小說和電影都大力描述了 Tancredi 和 Angelica 結婚之前的歡悅之前,可是小說裡不時透露出一些他們婚後蕭條生活的暗示,電影裡我們沒有看到。據說 拍電影的時候,Visconti 一直在問這種機會主義的  Tancredi  有朝一日,得勢了,會不會成為獨裁者?Visconti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更怕知道,因為他知道,像 Tancredi 這一類的人太多了。Visconti  在電影裡沒有拍這個問題,因為他知道,有人看了他的電影,會想這個問題。

 我上封信說 “ 這種機會主義的  Tancredi  有朝一日,得勢了,會不會成為獨裁者?”  原文用的是  fascist。 我用了 獨裁者,殊為不妥。Fascism
​ 起源於 一戰時的意大利。一般用法是指極右權威國家主義者​。這裡的左右分野是
​注重 movement ,
​注重
​ order。 Order 是電影裡很重視的一個觀點。​
 Tancredi 
​ 一再為自己辨護他的作為是為了 Order.


積亮
8/27/2016


《Fanny and Alexander》 1982 Sweden,Director: Ingmar Bergman,Writer: Ingmar Bergman

《Fanny and Alexander》
1982 Sweden,Director: Ingmar Bergman,Writer: Ingmar Bergman


好導演要做兩件事:一是要選一個自己喜歡拍的主題;二是要把這個主題拍的叫有些人喜歡看,喜歡回味。看電影的人也要做兩件事:一是先想想這類主題的電影,我想不想看;二是如果喜歡這個主題的話,再來說說這部電影拍的我喜不喜歡?有沒有忍不住要回味。

大家都說 Ingmar Bergman是個超級導演,也有一些人說《Fanny and Alexander》是他拍的電影裡最好的一部。《Fanny and Alexander》的主題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很不容易答的問題,有人說是記述一個大家族的衰退;有人說是記述一對兄妹成長中的見聞;有人說是不同宗教對教育兒童的分析;也有人說是一個胡塗婦人的悲劇。我想這些都對,但是這些都是背景,素材。我比較喜歡把這部電影的主題想成是導演想告訴大家,攝影機拍到的東西,不一定就是人看到的東西,也可能是人想到的東西。

喜歡畫畫的人喜歡談『具像』,『抽像』;喜歡寫小說的人喜歡談『寫實』,『幻想』;甚至於喜歡聽歌劇的人也喜歡談 verismo,以別於一般表演藝術。那電影呢?『攝影』和『攝像』的『影』和『像』的區別在那裡?為什麼『電影』不叫『電像』?

這就叫我想到了另外一部 Henry 介紹的好電影,《 Blow Up》,他也是在探索這些問題,而且把這些問題拍出來了。兩部電影都非常好,《 Blow Up》現代,直接;《Fanny and Alexander》古典,曲折,風格不同,都扣人心弦。好像《Fanny and Alexander》說的東西更多一點,演得更深一點。 例如那個劇團團長說的一番話,”小世界,大世界互有交集,但是大世界我們管不著,還是在小世界裡自得其樂吧”,就很叫我心儀。又例如繼父打過Alexander 以後,媽媽獨自喝茶,繼父走進來,也要喝,媽媽 說好,幾句平常的談話,細心的觀眾大概已經從媽媽的神情看出來一些端倪了。

附言幾句:十幾年前吧,我和幾位朋友聚在一起看了四部 Ingmar Bergman 拍的電影。那個時候,『少』不經事, 我們還給這四部電影排了名,胡亂說了些“警言妙語”。現在再看,覺得有些油氣。記在下面,做個記錄,憑添一笑吧:

《Cries & Whispers》 “親情還是有等級的”;“人該說實話麽?” (排名:1)
《Wild Strawberries》 “不願意吃苦,能有愛麽?孤獨也沒什麽不好,就是不要後悔。” (排名:2)
《The seventh seal》 “有心要挑戰宗教, 就不要向神父懺悔;一步棋錯,全盤皆輸。” (排名:3)
《Autumn Sonata》 “人不說實話,都是有原因的。久而久之,成了習慣。不過,晚上,可能還是會心驚。”(排名:4)

積亮
07272016

《要走下去,要走下去》

<KEEP ON KEEPIN’ ON> 2014 USA



好電影,又要故事好,又要拍的好。拍的好,比較客觀,大家看法不會差別太大;故事好,比較主觀,有時要求合於自己的理念,自己的經驗。但是不論從那一個角度看,好電影總是叫人喜歡談,喜歡討論。

<KEEP ON KEEPIN’ ON>,就是這樣一部好電影。看完了以後,討論很精彩。我隱隱約約聽到兩種聲音:

其一:一個極負盛名的爵士樂小喇叭手,老年多病,不遺餘力,把絕技教個他最後一個年輕失明的學生,學生不負師恩。加上第一個最長的學生,提掖後進,終於美夢成真。

其二:多病年老的爵士樂小喇叭手,把一生心得,一字一句的教給失明貧困的年輕鋼琴師,老人的愛心叫年輕人感激,年輕人的愛心鼓舞了老人。加上導盲犬不分晝夜的陪伴著年輕人,讓老人也感到這一份甜蜜。

<KEEP ON KEEPIN’ ON>的討論叫我想了又想:人活著,要有價值嗎?什麼樣的生活有價值?片名要是直譯的話,可以是:《要走下去,要走下去》。

積亮
1/28/2016

"Blow Up" A confusing but thought provoking film

"Blow Up"

A confusing but thought provoking film

"Blow Up", 1966, in English
Director: Michelangelo Antonioni. Stars: David Hemmings, Vanessa Redgrave,

喜歡畫畫的人喜歡談『具像』,『抽像』;喜歡寫小說的人喜歡談『寫實』,『幻想』;甚至於喜歡聽歌劇的人也談 verismo,以別於一般表演藝術。那攝影機拍到的東西,真得就是人看到的東西麼?『攝影』和『攝像』的『影』和『像』的區別在那裡?為什麼『電影』不叫『電像』?

"Blow Up" 不只是在探索這些問題,而且把這些問題拍出來了。再加上聲音, 聲音是 Michelangelo Antonioni 的專長,"Blow Up" 裡樹聲沙沙,替鏡頭弄出來的氣氛,又憑加了一分恐怖的感覺。David Hemmings 和 Vanessa Redgrave 把swinging sixties, swinging London 的風格,表露無遺。

DVD 裡有 Author Peter Brunette 的 audio comment, 非看不可。還有 music only track又給了我們一份不同的感受。

積亮
4/16/2015

電影 叫人一新『耳目』

電影 <Ida>叫人一新『耳目』


<Ida> is a 2013 Polish Film, directed by Pawel Pawlikowski. Set in Poland in 1962. Directors of photography are Ryszard Lenczewski and Lukasz Zal. Sound editor is Michael Dela.

電影 <Ida>,一放出來,就不由得我神情為之一聚。4(左右)X 3(上下),黑白片。看多了寬螢幕,4X3的鏡頭,給了我完全不同的感覺。為什麼呢?我猜想左右讓我們擴展了生活的視角,可是上下卻讓我們增加了想像的空間。相對於常見的寬螢幕,4X3似乎多加了些看完電影後的餘味。

電影裡,很多鏡頭,主體都是放在最下面1/4的畫面裡,例如 Wanda 和Anna 倆人長途開車,汽車默默獨行,完全在最下面1/4的畫面裡,上面 3/4,要不就是兩邊筆直的大樹,要不就是陰暗的天空,也許是在預示著未來的不安。還有教堂內一些修女們工作的鏡頭,也都是放在最下面1/4的畫面裡,增加了教堂的崇高氣氛。導演Pawel Pawlikowski 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輕鬆的說是新進攝影師在試鏡的時候,誤打誤撞,無意間抬了一下相機,看到了出人意外的效果,才用的。不知是真是假?

其實<Ida>也不特別是只用某幾個攝影手法。例如裡面是用了很多固定鏡頭的長鏡頭,效果很好,(這也是一些名導演的招牌了。)可是結尾時一段長時間的Anna獨自的走回修道院的戲,導演用的鏡頭卻是放在 Anna前面,隨著Anna的步伐拍的,起起伏伏,從慢到快。幾乎每一個鏡頭都讓人覺得餘味未盡。手法隨心所欲,大概這就是好導演,好攝影師的境界了。

<Ida>除了一新我們的視覺以外,聽覺也叫我們聚精會神。叫人一新『耳目』。配音不多,對話也不太特別。長時間的無聲,像是讓我們喘口氣,沉淀一下視覺給我們的餘味,真是神來之筆。順便一提,Silence 怎麼翻譯成中文?『寂靜』,『沉默』,好像都替 Silence多加了一些別的意思,現在我只能想到『無聲』。這個『聲』是 Sound還是Voice?

除了Cinematography (攝影),Sound/Music (配音)以外,<Ida>的其他各方面,演技,劇本,也都好,不太特別。Anna從頭到尾,臉上表情很少,是導演要突出個性,特別安排的麼?當然加多了表情,就俗了。可惜Wanda 死了以後的戲,導演好像稍許加了一些比較通俗的手法。對這麼一部好電影,最後挑三撿四,有點過意不去,大概是責之切吧。

背後問的一個大問題是:二戰中,有些波蘭人(大部份信天主教)救了些猶太人,也殺了些猶太人,是全被德國軍隊逼迫的?還是為了錢財?過了幾十年了,這筆帳怎麼算?

積亮
3/12/2015

《The Conversation》

《The Conversation》

《The Conversation》, 這一部電影很不尋常。我非常喜歡。

1974 Director/Writer: Francis Ford Coppola; Stars: Gene Hackman,
John Cazale, Allen Garfield; Editor: Walter Murch。

第一次看的時候,就叫我看得聚精會神,可惜劇情是以“竊聽”為主題,談話從四面八方傳來,忽輕忽重,英文不好,不容易全聽懂。第二次看的時候,開了audio comments with director, 看懂了很多,原來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鏡頭,都是經過導演全心安排,思索了很久才拍的。電影裡好幾位角色的性格都是不願意把自己的內心露出來的。露的多了,顯的在演戲;露的少了,觀眾又看不出來。他們幾位露的正好。一個例子是內心裡的自責,不是自責,是自己討厭自己,該怎麼演呢?
第三次看的時候,開了audio comments with editor, 這才是叫我開了眼界,原來 editor的工作這麼要緊,這部電影的主要結局之一,是editor把劇本改了加進去的。而且是只能用已經拍好的情景來改。功力之高,我不能想像。附帶一句,參與
editing 的人之一,就是王正方書裡提到的 Robert Chiu。

不是每一部電影都有好的audio comments with director。 沒有深度的電影,audio comments with director, 往往變成花絮。audio comments with editor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有機會看到《The Conversation》的兩個audio comments,實在是 —— 搔到癢處, 非看不可。

《The Conversation》 有著第一流的電影拍攝技巧和構思,可是總覺得餘味不夠強,為什麼呢?我想可能是Gene
Hackman演得太好了,他把一個討厭的人演得太好了。叫人不願意看。“真”是客觀的,可是“善”,“美”卻是主觀的。無論我怎麼努力客觀的去看電影,主觀的感覺卻還是免不掉的。

積亮
2/14/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