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Saturday, April 22, 2017

2017 美國思潮

2017 美國思潮

美國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一方面大部分美國人(包括移民)在心底是保守的:崇尚個人發展和自由,限制聯邦政府。可是在思想言論上,卻還能聽到很多進步的聲音:提高全民福利,保障弱勢權益。兩種說法倒是給了我機會去多了解美國思潮。


我基本上只看和聽 PBS. 我喜歡的節目有:
PBS Newshour
Charlie Rose http://www.pbs.org/show/charlie-rose-week/
Democracy Now
Closer to Truth https://www.closertotruth.com/
The Open Mind http://www.pbs.org/show/open-mind/
Religion & Ethics NewsWeekly  http://www.pbs.org/wnet/religionandethics/


足夠我看得了,有些心得寫在下面

我為什麼每天看 CCTV11央視戲曲頻道?

我為什麼每天看 CCTV11央視戲曲頻道?

中國戲曲是用器樂,聲樂,和動作把故事演在舞台上的藝術。和西方歌劇(尤其是在有了 Wagner 以後)相比,中國戲曲的動作比較吃重,器樂比較不全面。器樂和聲樂都是音樂的一部分,中國戲曲音樂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就是他的旋律(melody)不是隨興創作的,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既有的格式來唱,來奏。當然有人創作新的格式,但是不多。這個特點,叫一些喜歡西方歌劇的人很不能接受,但是也就是這個特點,叫一些喜歡中國戲曲的人欲罷不能,停不下來。先舉一個歷史上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創作詞,叫填詞,就是因為,詞有詞譜,創作詞是按照詞譜,把字一個一個填進去的。詞是要唱的,所以要講平仄,押韻,格律,這樣唱起來才好聽。好像詞牌《木蘭花》,晏殊,歐陽修,晏幾道,蘇軾等許多人都用過,每首詞都還有它自己的詞名。當然這是最簡單的例子,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格式出現了很多,而且可以混用,很多細節非常複雜。

中國戲曲有幾百種,比較流傳的廣的有京劇,越劇,黄梅戲,评劇(和河北梆子很像),豫劇,昆曲,粤劇,川劇,秦腔,薌劇,汉劇, 歌仔戲, 布袋戲等等。嚴格的說,昆曲應該叫昆劇,各地的職業劇團都叫某某昆劇團,只有北京,為了歷史傳承的原因,叫北方昆曲劇院,昆曲比昆劇好像用的更多一點。秦腔是因為是以唱腔為主,沒有什麼表演,所以一般叫秦腔。藝術是講究歷史傳承的,許多戲曲裡的名詞,不一定合理,又有廣義,狹義之分。上面用了格式這個名詞,好像就沒有統一的名稱。旋律的格式是中國戲曲特點之一的『程式』的一種。

中國戲曲以唱為主,也有上百種的唱腔,中国戏曲音乐中演唱的曲调,叫做唱腔。一個劇種可以有幾個主要唱腔,一個唱腔也可以用在很多個、不同的劇種裡,大同小異。但是各個劇種在用同一個唱腔的時候,咬字發聲的口音卻不一樣,初了京劇以外,各個劇種都用它們發源地的口音發聲,聽起來親切易懂。京劇,大概是因為早期名角都是湖北人,用的是湖廣音,中州韻,基本上以周德清的《中原音韻》為主,包括尖團字。一個唱腔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旋律格式,京劇的唱腔大概是最繁複的,而昆曲(昆劇)是最純的,只有一個,就是昆山腔,也叫昆腔(後來發展成水磨腔)。舉個例子,昆劇有名的《牡丹亭,惊梦》裡有一段唱腔用的格式,叫【山坡羊】,和元代有名的散曲大家张养浩的《潼关怀古》,用的曲谱【山坡羊】名字一樣,可惜旋律是不是一樣,查不到了,至少平仄,格律,字數完全一樣,有跡可尋。這種格式叫曲牌。後來京劇有了很大的改變,它用的曲牌不多,大部分的時候,用板式,用的最多的是,二黃和西皮,這二種板式,又依節奏快慢不同,分為原版(2/4),快板(1/8),慢板(4/4),二六(2/4),流水(1/4)等等,非常複雜。二黃和西皮的區別和西方音樂裡大調(major)和小調(minor)的區別很像。

另外一點要提一下的是流派,中國人喜歡講究傳承,許多名角的唱法,演法,除了要按照『程式』以外,在許多要點上,有他們自己的獨創,學生們也跟著學,成為流派,有天才的就自創一派,這些各個流派的區別就是觀眾,聽眾最喜歡看和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喜歡聽京劇的老戲迷,往往為了要聽出梅蘭芳和程硯秋,唱同一齣戲,同一句戲詞的區別,聽了幾百遍去品味。分別流派成了欣賞京劇的入門。總的來說,中國戲曲演出是有『程式』的。在同一個『程式』下,可以品出很多小區別,就是品這些小區別,叫人過癮。以後再慢慢談『程式』。

中國戲曲博大精深,可以學的地方太多了。對我來說,無論什麼藝術,要去認識,去品味,慢慢才會有興趣,暫時的快樂很難再上一層。CCTV11 戲曲頻道,有一個欄目叫《跟我學》非常好,還有一個比較輕鬆點的叫《梨園闖關我掛帥》,也很好。大多數東西,我都是從這兩個欄目學到得。我從小喜歡京劇,覺得京劇比其他地方戲曲有深度,現在看多了CCTV11  戲曲頻道,才體會到各個劇種,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叫人入迷的地方,我現在已經不用地方戲曲,國劇之類的字眼了,一視同

我平常看電視娛樂節目時候,最不喜歡的地方就是主持人,來賓競相挖苦,賣弄自己,趣笑別人,好像只有做小頭銳面狀,才能獲得觀眾的掌聲。CCTV11 戲曲頻道的節目,比較來說,主持人,來賓都比較謙虛真誠,尤其是老師,學生之間,老師認真教,學生認真學,有禮有節。說實話,好像現在只有在CCTV11 戲曲頻道,我才能看到我在現實生活裡看不到的東西。
有興趣的朋友,也許可以先看這幾個例子:
《跟我学》 20170509 王志怡教京剧《穆桂英挂帅·捧印》(一)
《跟我学》 20170327 何敏娟戏曲声乐教学(一) 精编版
《跟我学》 20170123 郭霄珍教黄梅戏《天仙配》(一)
《跟我学》 20161226 杨健教京胡(一)
《梨园闯关我挂帅》 20140415 四大须生唱空城(老年票友)
《梨园闯关我挂帅》 20140307(青年票友)

『消得』是什麼意思?

詩詞曲賦  2016

『消得』是什麼意思?


這幾日,重看以前的《中華好詞》,學到了一件趣聞:
柳永的名句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得人憔悴』裡消這個字是什麼意思?一般解釋是消廋,楊雨老師說應該是值得。仔細想想,覺得情意真多了。

有朋友來信說:對於我個人而言,我從來沒想過“消瘦”這個解釋,“值得”又未免有點不夠含蓄。用英文來說,我覺得 Expend這個字有幾分貼切。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說(不是翻譯,不談信雅,希望能夠達): For 伊人, I am being expended, thus becoming thin and frail.

我想 Being expended 把這兩個意思連接的很好,也許是說因為值得,所以願意 being expended,看看有什麼漢語白話,能把這個意思說出來。

朋友又囑我看看  http://www.zdic.net/   汉典,了不得,意思一大堆。有幾個,我覺得不錯,列在下面,解解悶吧: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你看了这个标致模样,今与你做个小娘子,难道不得千金!”
《水浒传》:不多事,随分便好。

朋友又來信解釋:
不消多事: 不用多花精神; do not expend energy unnecessarily. 消字本意是(用)尽。


真是巧,昨晚看《中華好詞》,又學了一句,這裡消字說是享用,和你說的很近。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0/13/2016 積亮

《尚書》的文言和《史記》的文言: 很不一樣的文言

國學 2016

《尚書》的文言和《史記》的文言:
很不一樣的文言


月來,在華光整理舊書,找到了幾本很值得一讀的書。其中一本是戴君仁的《閻毛古文尚書公案》。

先說尚書公案,《尚書》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我們常看的版本是(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的《尚書正義》,是《武英殿十三經注疏》之一·,有58 篇,應該說這是《古文尚書》。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77713&by_collection=8
在漢武帝末年,出自孔子壁中。在此之前,漢孝文帝時,有伏生在家中藏有《尚書》,33篇,稱為 《今文尚書》。《古文尚書》58 篇裡有33篇和《今文尚書》的33篇相同。存疑的是其他25篇真是《尚書》裡的一部分嗎?還是後人偽作//輯逸的?偽作是很多人用的詞,戴君仁用輯逸二字,用心良苦,是要告訴我們,無論這25篇是誰寫的,他們都是有價值的文獻。

為了這個問題,歷史上許多學者都做過評論,其中清初閻若璩寫了《尚书古文疏证》,得出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是后世伪作的定论,解决了千百年来学术史上的一大疑案。而同代學者毛奇龄又為《古文尚書》為真做了大量辯解。戴君仁說他寫《閻毛古文尚書公案》,一方面是對這個千古大案,做一個記錄,最重要的是訓練我們怎麼讀古書。

我匆匆看了一遍,無法領略其中的奧妙,閒記於此,以後再細讀。先問一個問題:一般中國史學家都認為確定可信的中國歷史,能追溯到商代,也許可以到夏代,但是《尚書》有《虞書》,怎麼說呢?

朋友後來又介紹了幾本書: 
清人孫星衍作的「尚書今古文注疏」;
劉德漢《尚書概述》。

戴君仁(1901-1978),出身於北京大學,在台大,師大,东海,辅仁教學多年,桃李天下,著作有《中国文字构造论》、《谈易》、《阎毛古文尚书公案》、《春秋辨例》、《梅园论学集》、《梅园论学续集》、《梅园论学三集》、《梅园杂著》、《梅园诗存》、《梅园外篇》,合为「梅园十种」。总题《戴静山先生全集》。叶嘉莹是戴君仁的學生,在迦陵學術網上有一篇同在台大教書的杨承祖寫的《戴先生事略》
http://www.yejiaying.com/Article/Detail/6/46

正好在《文言淺說》看到這一段話,來比較下面這兩段,很有趣:

帝曰:「疇咨若時登庸?」放齊曰:「胤子朱啟明。」帝曰:「吁!嚚訟可乎?」(《尚書》《堯典》)
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堯曰:「吁!頑凶,不用。」(《史記》《五帝本紀》)

顯然司馬遷的文言,要比《尚書》的文言容易讀多了。司馬遷距今2200年左右。《尚書》就算是2700年左右吧,500 年的時間,古文用字就改了這麼多。

12/7/2016 
積亮

春秋就一定譯成歷史嗎?

中英互譯 2015

春秋就一定譯成歷史嗎?

我和幾個大學同學有時互相談談中英互譯。我喜歡中英互譯是因為透過中英互譯,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到一些字的意思。幾個有趣的例子:


溫家寶总理在回答記者是說了句『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口譯张璐當場就說:
There are people who will appreciate what I have done but
there are also people who will criticize me,ultimately, history will have the final say.

有一個朋友問春秋,是history嗎? 《春秋》沒有加引號。這個朋友接著說如果春秋是指那一本書,是可以引申成歷史的。這句話,出於《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這位朋友又說溫先生說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可以有兩種理解。第一種就是讓歷史來評價我。第二種可能性是他指向「我做的那些事。」不比扯到歷史。要罵我的人和要讚我的人將依據我做的事評價我。這樣的借喻就和孔子的原話近些:要罵我的人和要讚我的人將依據我作的春秋來評價我。

我找到三個譯法:
1. 张璐和很多有名的人把春秋譯成 History.
2. 苏格兰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把春秋譯成“Spring and Autumn”, 加引號。
3. 一個自稱“問題少女”的網友譯成: Time will tell if I should be ashamed or guilty。

這也是為什麼我特別喜歡“問題少女”把全句的主詞改成Time。春秋應該是指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I have ever accomplished.  全句成了 Time will tell if I should be ashamed or guilty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I have ever accomplished。

歷史有資格來評價功過/對錯嗎?時間可能會有資格。
2015 積亮


"Well-Tempered Clavier" and J.S. Bach

西方古典音樂  2017


 "Well-Tempered Clavier"

and J.S. Bach

Jack  是我的一位忘年好友,音樂造詣極高,日前給我們的社團做一個非常好的演講 J.S. Bach’s Harpsichord Concertos Part I. Slides 在
 https://1drv.ms/p/s!AhbiS47AEZXlojpufC5Vi6ktOiff ( Please note that  DO NOT play it online. there is an option to download it on the upper right hand corner with the "...."  icon. There will be a pull down menu from which you can select. 

會後,我問了幾個問題,下面是他的回答:


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equency and Pitch?  One answer 
I found is  "Frequency is cycles per second.(measured in terms of Hz). Pitch is something we perceive, whereas frequency is the physical measurement of vibration."  For example, frequencies of C4 and C5 are

respectively 261.63 Hz and 523.25 Hz, but we usually will refer these two notes have the same pitch.  Is this correct?
(AnswerSomewhat. It is true that pitch is a physchoacoustical term. It's related to frequency but not exactly. The layman's term for pitch is if a note sounds higher or lower. This also depends on the person. Trained musicians can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tones of frequencies less than 1 Hz. This also depends on frequency. The higher the frequency, the larger the difference before one can tell two notes sound "different".
For example, you can listen to a 200 Hz tone and a 204 Hz tone and can maybe tell that they are different. However, when you listen to a 4000 Hz and 4004 Hz tone, it may not be so obvious. We perceive the pitch to be the same, even though on the spectrum analyzer it's clearly different.
C4 and C5 are different notes and different pitch. But the ratio of 2:1, the octave, is so ingrained in our biology that even though they are different, they sound "similar". Apparently more primitive cultures that have no exposure to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still identify the octave.

2.  ~500 BC, Pythagoras discovered that between 261.63 Hz and 523.25 Hz, we can use "simple multiple principle" assigning 7 notes between these 2 frequencie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we, human beings, feel these pitches sounds pleasant.  Is this correct?

(AnswerNotes that have simple ratios between them are deemed to be pleasant. There is still some research and debate on why this is. Aside from the octave (2:1), the next is called the fifth (C to G / do to so)(ratio 3:2) and then the fourth (C to F / do to fa) (ratio 4:3). The simplest explanation is that notes at these ratios have many of their harmonics line up. Take the fifth.  Let's use the simple frequencies.  Call note1 N = 100 Hz and note2 M = 150 Hz (ratio 3:2). The harmonics of N will be 100 Hz, 200 Hz, 300 Hz, 400 Hz, 500 Hz, 600 Hz .. etc...   the harmonics of M will be 150 Hz, 300 Hz, 450 Hz, 600 Hz, 750 Hz, etc.  As you see, they have common harmonics of 300 Hz and 600Hz, 900 Hz, etc.  These harmonics are in the audible range, and so this interval is more pleasant. Now take two notes H = 400Hz and J = 410Hz.  The first common harmonic is 16400 Hz! Given that the normal human has an audible range of 20 - 20 kHz, this is close to the limit. Most people have problems hearing sounds higher than 16 kHz anyways. Therefore, when you play these two notes together, they can sound harsh, or dissonant. 
Of course, with the arrival of atonal music in the 20th century, people have gotten used to more complex intervals. But to the general audience, it's still dissonant. I cannot take this music in long doses.   

3.  Somehow, octave was expanded to 12 notes. Does anybody know the history?
(Answer)  This is mostly an artificial construct in western music. Other cultures divide the octave differently. There have also been microtunings (more than 12 notes / octave). The western diatonic scale was first developed (do re mi fa so la si do) in the church and then was slow augmented, I'm sure, due to progresses in music theory. There is a lot of literature online about music history. I don't know the specifics nor mislead you :)   

4.  In any case, Bach and his student has developed a way to assigning the 12 notes between these 2 frequencies. I guess Bach's contribution was composing 20 preludes and fugues.  Is this correct?
(Answer) It's actually 24. There are twelve notes in the octave. And then major and minor makes 12 x 2 = 24. Bach's contribution was demonstrating that you could compose in all the keys. Most composers did not, in principle, write in keys that had too many flat / sharps.  
One of the biggest reasons is because one tuning that works for one key does not work well for another key. There have been different tuning schemes to try to be able to play music that sounds good in all keys. 
The modern piano tuning is called equal temperament, dividing all the notes equally by taking the twelfth root. Note that this is a huge compromise, because other than the octave, no other interval is pure. When you play C and G on the piano, the ratio is 2^(7/12) = 1.49830707688...    This is not 3/2 = 1.5, but this is close enough that we just accept it to be good enough. Obviously string players will not have this problem, and they can play a perfect interval. 
So this might be a chicken-egg scenario. (Write music in all keys first or come up with a tuning so you can write music in all keys.) It's not exactly sure if Bach favored the equal temperament or if he preferred others, or even came up with his own. 

5. Scientifically, the way to divide it by 12 notes should be multiplying itself  by 2 to the (1/12).
中國明朝,有個名叫朱載堉(1536-1610)的宅男,他除了是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音樂家、舞學家、作家、樂器製造師之外,他還是個「算盤神」。他竟然用「81
位數的算盤」,算出了 2 的 12 次方根到小數點後 25 位,也就是真正的「平均律常數」:
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
http://pansci.asia/archives/74969
這個 網站 非常有趣。
(Answer) Yes. I have read about this person. It was a great revelation to find out that he was the first person in history to come up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equal temperament. Too bad it was more of a concept and experiment and was not readily adopted by the mainstream Chinese musicians of his time.

It's unsure whether or not his theories actually spread to Europe through the cultural exchanges.  

6. In practice, nowadays, how do music instruments get tuned?
(Answer)  Pianos are tuned by the equal temperament, as explained above. The violin family is tuned according to perfect fifths. Since A3 = 440 Hz is the accepted concert pitch, everything else can be tuned from this. The violin has the notes G3, D4, A4, E5. Since A4 is an octave above A3, so it can be tuned so. All the adjacent strings are a perfect fifth apart. The double bass and the guitar are tuned according to perfect fourths. Musicians and most people can identify when the interval is "pure" (exact), so they can tune by ear, once they have A3 =  440Hz.

《周易古經》前言

《周易》 2017
《周易古經》前言 

很多年前,我已經和朋友們一起讀《易經》,對《易經》到底在說什麼這個問題的認識,中間經歷過幾次反复,而且往往是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下面是我現在的一些想法。

《易經》的通行本,通常除了六十四卦,各卦的卦辭,每一個卦裡各爻的爻辭,卦名,卦形(卦象)以外,還附有《象傳》(上下),《彖傳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十篇。這十篇通常叫做《十翼》,意思是說篇幫助我們了解《周易古經》的文章。《周易古經》只包括卦辭,爻辭,卦名,和卦形。

一般來說,《周易古經》是由西周初期的智者發展出來,由文王,武王,周公定稿。《十翼》成於東周春秋以前,有些文章由孔子定稿。

我讀了以後,覺得《周易古經》和《十翼》的精神很不一樣,一些重要的解釋也不一樣。《周易古經》和《十翼》都很好,可是要分開讀,不能混淆。目前,我和一位老友,一起讀《周易古經》,下面是我們的一些心得。

《六個字母的解法》 劉禾,Oxford, 2013

讀書 2016

《六個字母的解法》

劉禾,Oxford, 2013

這本書,現在已經很出名了,網上評論很多。 咋看起來,這是一本偵探推理小說,其實描述的是一群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這群圍繞著劍橋大學的知識分子包括:
Vladimir Nabokov 納博科夫:1899 - 1977,作家,《Lolita》。
John Desmond Bernal 貝爾納:1901 -1971, 物理。
Joseph Needham 李約瑟: 1900 -1995, 科學,歷史,漢學,《中国科学技术史》。
Conrad Hal Waddington 沃丁頓:1905-1975,生物。
Patrick Blackett 布萊克特:1897 - 1974,天文。
John Burdon Haldane 霍爾丹:1894 -1962, 生物 。
John Boynton Priestley 普利斯特利: 1894 -1984, 作家。
Rainer Maria Rilke 里爾克: 1875- 1926, 詩人。
George Orwell 奧威爾 : 1903 - 1950 作家,《动物庄园》(Animal Farm),《1984》。
T. S. Eliot 艾略特 : 1888 - 1965,作家, 詩人 《荒原》(The Waste Land)。
Friedrich Hayek 海耶克 : 1899 -1992,哲學,經濟, 《通往奴役之路》。
蕭乾 :1919 - 1999, 作家,記者。
徐志摩 : 1897 - 1931, 作家。

我一直在想,這群圍繞著劍橋大學的知識分子的共同點是什麼呢?他們當然大多有學問,愛思索,更突出的是他們都熱衷思索政治,把結論放在生活裡。一個插曲是後來有人發現奧威爾曾有過一分『左翼』黑名單。 我偶然看到李零的一篇文章 說起這件事。請看下面網頁:
http://www.zhgpl.com/crn-webapp/search/allDetail.jsp?id=103093342&sw=bbc
和一篇NY Review of books 的文章,請看下面網頁:
http://www.nybooks.com/articles/2003/09/25/orwells-list/

書裡也提到奧威爾曾經邀請過蕭乾去他主持的廣播節目裡給評論。我對蕭乾不熟,後來才知道蕭乾在二戰中給大公報寫過歐戰的報道。請看下面網頁:
http://www.cctss.org/portal.php?mod=view&aid=1433

把徐志摩放在這裡,有點不倫不類,他除了在那個年代,在劍橋出現過以外,和他們沒有什麼共同點,當然他的中文文筆非常好。

有人問我,我們能做什麼?我也不知道『除了做点问心无愧的小事』以外,能做什麼?能有人談談也好吧。

3/7/2016 
積亮

禪修和養心的意思很像

養心 2017

禪修和養心的意思很像

這幾個月來,我每天設法靜坐半小時,覺得很舒服,花粉過敏也好了很多。我一直不敢用禪修這兩個字,總覺得不能了解禪修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好像要信佛,才能禪修靜坐好像有點窄,第一不一定要坐,臥,立。行都可以。還有人加上一點緩慢的動作,而且我一直喜歡求心穩,而不全是靜。靜當然好,但是我真正想要的是儘關外力衝擊得我靜不下來,我還是要求穩。那是不是把靜坐改成修呢?修是修改的意思,改掉以前的壞習慣。修顯得有點奇怪。

最近知道了禪的意思,原來,自古以來,华夏民族就有一種锻炼思维出智慧的生活方式。他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佛教的四禅八定(佛陀从古印度喜马拉雅山下的其他学派学来并汇总而成的);中国的禅宗(把中国禅法融入了佛教修行);道家闭关(旨在运气打通经脉);印度各路瑜伽(最早形成系统明确的禅修方法,旨在打通七轮三脉)。先秦时期就有关于此种行为的记载,但是未有固定称呼。直至天竺词汇 jana 传入,汉语音译为“禅那”,后世便以“禅”字称谓此类行为。(大意來自 http://baike.baidu.com/item/%E7%A6%85/5325


後來,一位學佛極深的朋友告訴我,禪的巴利文是 jhana,是禪定的意思,禪修的巴利文是bhavana,意思是心的培育(cultivation)。禪定只是禪修的兩種方法之一。我想起來莊子講過『養心』,看來和禪修很像。

正名以後,我想把我看過的幾本書和自己的經驗談一談,更要緊的是要把幾位好朋友給我的非常寶貴的講解記下來。

Meditate 在一般英文裡有兩個意思:
第一個是 to think deeply or focus one's mind for a period of time, in silence or with the aid of chanting, for religious or spiritual purposes or as a method of relaxation。(禪修)
第二個是 to think deeply or carefully about (something),plan mentally; consider. (沉思)







Friday, April 21, 2017

《紅樓夢》好在那裡?

《紅樓夢》2016

《紅樓夢》好在那裡?

很多中國人都曉得《紅樓夢》這本書的名字,看過的人就不多了,看完了的人更少了,知道有不同版本的人少之又少,可是就還有人花了幾十年的時間研究它,考證它,辯論它。為什麼呢?

有不同的版本,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了不得的事,可是這本書的通行本和後來很多人考證出來的老本,不但重要的地方文字不同,而且主旨有些地方還正好相反,這就叫人好奇了,更重要的是這兩種不同反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愈辯愈兇。另外,它用字嚴緊,取意深遠,這就更讓一些喜歡文字的人,愛不釋手了。

先說一點考證的話,再加一點也許和文學有關的雜念。

雪芹死前,已經把初稿幾乎全寫完了,脂硯齋,畸笏叟,決定把後四十回,暫不外傳,以後就失傳了,但是在寫前八十回的評批的時候,已經曉得了後四十回的大綱,或者看過了後四十回的初稿,所以前八十回的評批都透露了很多後四十回的內容。有人根據這些透露的內容,描繪了一個雪芹心目中的後四十回。為了行文方便,就叫“原意”吧。

現在比較一下“原意”和“通行本”的意境。“原意”裡的黛玉,一情專注,或驕,或悲,不怎麼怨,決不會恨,所以黛玉是身弱病死,和玉釵聯婚沒有關系。“原意”裡黛玉死在抄家以前,玉釵聯婚在抄家以後。黛玉死是在還淚,證前緣,沒有恨,沒有怨。抄家以後寶玉生活貧苦,而寶釵,寶玉婚後和諧。寶玉出家,是看破紅塵,和黛玉死,和寶玉被騙成婚,完全無關。其他還有大段抄家以後寶玉的生活,“通行本”著筆不多。

“原意”和“通行本”的區別,主要不在文字,而在意境。高下立見。有興的話,我們可以逐回細讀。

最近讀了些關於《紅樓夢》的書,曹雪芹的家世啦,脂評本的出沒啦,後四十回的評價啦,不一而足,趣味盈然。最叫我大吃一驚的是下面這個說法:

寶釵有真人原型,可是黛玉完全是寶玉心裡想出來的,而且寶玉心中有這麼一個黛玉,和寶玉親近的幾個批書人都曉得,幾個批書人,包括脂硯齋,畸笏叟等,都很贊同曹雪芹這個寫法,也曉得寶釵也曉得,而且能體會寶玉的心意。後四十回卻沒有能體會出寶玉的心意。寫小說,能寫到這個地步,而寶玉,寶釵之間能有這種境界,我實在是服了。

下回繼續談。

2016 積亮





《細雪》 《砂丘之女》 《楢山節考》


電影 2013
《細雪》
《砂丘之女》
《楢山節考》




上次看《細雪》,閒談的時候,很多人都說:鏡頭美,情節細膩,感人,和服尤其好看;可是要說是好電影的話,好像還缺了些什麼?一位朋友加了句:或者還多了些什麼?我當時沒聽懂。

回來又看了一遍,這次覺得很多地方,導演都刻意加了些誇張的動作,在迎合大眾的喜好。加的並不特別明顯,再看的時候,就很顯眼了,也許有些電影,不該再看一遍的。

反過來,也許我們可以問問,刻意迎合大眾喜好的電影又有什麼不好呢?當然,見仁見智。刻意迎合的電影,往往只能討好觀眾幾分鐘,不過也許大眾也只是想高興幾分鐘。刻意迎合的電影,沒有餘味,我們不是常說:電影與人生都要以餘味定高低嗎?

我猜想好的導演是有功力拍不刻意迎合的好電影的,可惜有時被市場限制了。《楢山節考》做到了, 《砂丘之女》也做到了,《母親》,《二十四隻眼睛》都做到了。

再回味一下,《楢山節考》和《砂丘之女》。

《楢山節考》,好像老版比新版好。老版,新版都是一流,好電影。把人和人之間的樸素感情,不加演飾,不加清談的道德,赤裸裸的拍出來了。很多鏡頭裡都穿插了動物,是不是在喻意著動物和動物之間的情感,跟人和人之間的情感,如果把清談的道德去掉的話,是一樣的呢?

《砂丘之女》更是一流,好電影。像是一篇短短的散文,不到一百字,該說的都說了,沒有多加一個不該加的字。最後幾個鏡頭裡,男人的表情,先是失落,朝夕相處的女人,一旦離開,砂丘一片沉寂; 然後,表情慢慢輕鬆了,男人再也不要再想要不要出去了。

另外,《楢山節考》和《砂丘之女》的劇情,初看顯得奇怪,不太可能,導演卻能交代得合情合理。 尤其是《砂丘之女》,女人先用不挖沙,擔心壓倒房子為理由;過了些日子,說祖業不能離開;又過了些日子,承認女人一個人過日子太苦了;七年以後,女人病了,才說出村民要靠非法出賣砂賺取收入。 一層層娓婉細語說出來。當然好電影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拍。幾天前,看了Cache/Hidden,吃了一驚,等到看了導演Michael Haneke的訪問,我大為讚賞他的創新和脫俗。這樣拍,可能不能交代得很清楚,可是他的方法也拍出來好電影。

其實,導演都想拍觀眾想看的電影,有時為了制造效果,太賣力,太刻意了,反而叫觀眾看出來這是效果,少了餘味。《砂丘之女》完全沒有這麼做,新版的《楢山節考》可能有一點點,《細雪》可能或多或少多加了一點。

12/5/2013  積亮

把電影留在我們的心裏 《密陽》 《熔爐》 《八月照相館》 《殺人回憶》 《記憶中的風琴》

電影 2013

把電影留在我們的心裏

《密陽》

《熔爐》

《八月照相館》

《殺人回憶》

《記憶中的風琴


我很少看韓國電影,最近看了兩部:《密陽》(2007,李滄東導演);《熔爐》(2011,黃東赫導演)。兩部好電影都叫我感動不已,可是感人的地方不一樣。我回去想了一個禮拜,才膜膜糊糊的覺得:《熔爐》把我帶到了戲裏面,可是《密陽》把戲帶到了我的心裏面。《密陽》真是一部好電影。

《熔爐》主要是記錄幾位有正義感,不受利誘的年青人揭發聾啞學校校長老師,夥同法官律師,知名富人,對貧弱幼童的性侵犯欺凌。電影拍得非常緊湊,高潮一個接一個。結尾的時候,我都快跳到電影裏去殺人了。《熔爐》真是把我們帶到了戲裏面。

《密陽》是描述一個遭受不幸的少婦渴望回到平靜的歷程。

回到剛剛車禍喪生的丈夫的老家,少婦顯得忙裏忙外,眼神裏閃爍著不安和期盼。

知道了七歲獨子被綁架殘殺的惡訊,少婦大哭小叫,悲痛裏帶著絕望。

去了基督教會,有了神的祝福,少婦又開始忙裏忙外,神態裏有著出奇的安祥。

少婦終於決定到監獄裏去赦免殺她兒子的犯人,犯人平靜的說幾年前他已經得到神的赦免,少婦完全崩潰,憤怒加上不解。

少婦自殺被救, 出院,剪髮時遇到犯人的女兒,少婦木然回到家中。

《密陽》的劇情並不複雜,看電影的時候,是少婦的眼睛和神情把我們帶到電影裏面。一個多禮拜了,我還不能忘懷。我想,還是《密陽》把電影帶到了我們的心裏面。要是我能再看一遍的話,我會把音響關掉,剪輯一下,只看少婦的眼睛。是演員把突出的劇本創見和高明的情節安排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密陽》的最後一個鏡頭是院子角落裏的塵土。

人其實一輩子都想得到平靜。我讀的佛法很少,只記得佛法說,平靜靠修行,修行要下功夫。

電影完了, 我聽到人說:兩岸三地都不拍這樣的電影。

又記:


很喜歡讀這一篇凱莉寫的影評,令人深思,尤其是這一句:電影與人生都是以餘味定高低。

這四部電影,餘韻猶在,都是好電影。《密陽》非常好。《八月照相館》,《熔爐》,《殺人回憶》,各有千秋。(後面三部的先後排列是我自己的喜好)。

反過來,也許我們可以問問,什麼樣的電影不好呢?  有些電影,我看了難過。總覺得導演是在討好觀眾。 一直在重復誇張的動作,和特寫公式化的表情。不要說餘韻了, 觀眾最多被討好了一分鐘。說句玩笑話,電影同人工會一定有一本小冊子,把這些公式記下來了,密而不宣。


《記憶中的風琴》,劇情不錯,可以拍好的,可惜公式化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小女孩日記的文筆樸實可愛,堪稱佳作。我看的是中文翻譯,希望韓文版也好。

7/23/2013 積亮

真的?假的?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

電影 2013

真的?假的?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


多年前,我一直以為記錄片就是訪問加上舊的錄影。雖然後來也陸陸續續的看了一些比較多樣化的記錄片,一直到最近仔細看了《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裡的三部,王文興,周夢蝶,鄭愁予,才大開眼界,知道記錄片能這麼有深度,有趣味的把作家和他們的作品描述出來。尤其是王文興的這一部,堪稱經典。

常常看記錄片的時候,都會有人問:是真的?還是假的?這三部記錄片,不如說是傳記片。傳記片是要把人物真實的描述來。真假怎麼分呢?有些人喜歡做作。傳記片是應該把這些做作也拍出來嗎?還是要把這些做作背後的真實拍出來呢?你又怎麼能曉得那一個是真,那一個是假呢?就和看畫一樣,抽象畫,還是具象畫,那一個能更叫我們能看出來畫家心裡想畫的?

王文興的這一部,真是經典。裡面用了舞台劇,動畫片,現代音樂,各種不同的型式來表現了王文興創作時內心裡的感情。連《家變》,和《背海的人》,都被王文興說的趣味盈然,叫我把它們找出來再讀一遍。王文興說了要讀出聲,不能只看。周夢蝶的這一部演了很多他的生活,可是沒有能分析到他的作品,可惜。鄭愁予的這一部不容易拍,幾十年在美國的生活,愈是對他熟悉的人,愈是能了解他的無奈,怎麼拍呢?拍什麼?導演加了一些美台學運動的片段,也算是個交代。兩段聶華苓和張充和的訪談,我覺得內容不多。

其實不做作的人的傳記片比較好拍。還好,王文興,周夢蝶,鄭愁予這三位都不做作。除了不做作以外,王文興再加一份對人和對書的執著;周夢蝶還有一點善意的天真;鄭愁予去不掉超然的旁觀。這一些細微的分別,這三部電影都把它們拍出來了。拍得真是好。

加一句,這三部電影的工作人員訪談,都非常值得看。

5/30/2013  積

李安的《Life of PI》 -- 各取所需,深藏不露

電影   2013
李安的《Life of PI

--    各取所需,深藏不露


一部電影,能叫沉迷於攝影特技的影迷,說是開創了3 D 的新先河;能叫喜歡新奇動作的影迷,直呼過癮;也能叫經常墜入曲折情節的影迷,不能自拔;又能叫有意探尋人生晢理的影迷,深思不已,不簡單。李安的《Life of PI》做到了。他讓這些不同的影迷,各取所需。

電影在快結束前,就在觀眾驚嘆於特技動作情節之餘,點醒我們,我們剛才看到的老虎,母猴,鬣狗,班馬之間的打斗,有可能只是一個幻覺,來自於廚子,水手,PI 和他媽媽之間的打斗。這個高潮,當然是傑作,可是以前也有人用過;真正叫我佩服不只是這個高潮,而是李安把這個高潮徐徐道出,沒有特寫沒有音響。很多觀眾長吁了一聲。李安有深藏不露的修養,也有深藏不露的本事。在訪談中,李安也謙虛自傲地,深藏不露地提到了他表現這一個高潮的創意

老虎,當然是PI 的一個“自我”,一個只有求生本能的“自我”。就在PI慶幸得救,重返文明的時候,老虎悄悄隱入樹林。沒有特寫。沒有回頭一望,沒有低吼。PI求生本能的那一半是老虎,另外一半的PI自己又是什麼呢?

穿插無人小島一節,另人費解。幾週漂泊,看到小島,當然大喜過望。可是白天果樹林立的小島,晚上卻是吃人沼澤, 只得被迫離開。
這一節到底是想說什麼呢?有人說,別想了,好好看電影吧;也有人說,禍福是分不開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福之間,到底是誰來定呢?電影裏說是“God”,有沒有可能人生的幾個關頭全是“偶然”的呢?

我猜想,歷史的潮流是必然的,可是個人的命卻是必然加偶然的。

12/30/2013  積

成熟與創新 《一一》 《恐怖分子》

電影  2008
成熟與創新
《一一》

《恐怖分子》

我很喜歡比電影。很多人都說我不對,說不同的電影風格不同不能比。我還是不死心。要來比一比“一一”和“恐怖分子。”

“恐怖分子”用了很多新的手法,這些手法瑋玲和凱莉都以經給我們指出來了。看完了,叫人很羡慕,覺得楊德昌有種,敢于創新。看的時候,開始不習慣,有的時候,覺得很慢,容易叫人分心。叫人分心是兵家大忌,絕不能犯。好電影一定要步步扣人心弦。

“一一” 步步扣人心弦,而且不叫人覺得有很多新手法,可是也不落入俗套。這個分寸不容易把握。這大概就是“成熟”吧。希望不是“妥協”。也許在“創新”的經驗上“妥協” 就是“成熟”。

替楊德昌的電影寫“警言妙語”好像有點多餘,可是既然起了頭,就接著寫吧。

“恐怖分子”:不平則鳴,白天不敢鳴,只好作夢鳴。白天越不敢鳴,夢裏鳴的越響。

03/27/2008 積亮

《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


其實,我倒覺得電影和小說不差很多,都很好。有一點美中不足的是電影沒有能充份發揮電影的長處。王朔《动物凶猛》有一個很出色的特點,就是王朔強調了回憶往往是誇張的,是有選擇的。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講”了這一點,但是沒有特別“演”這一點,更沒有“拍”這一點。本來,這是電影的強項,沒能好好利用,可惜了。

再來談談這倆部電影和小說的名字。我猜想王朔是覺得文革,軍區大院的小孩有點像是生活在抽象的原始生活裏,一來不能改變自己的前途,二來無所事事,只能找一些短暫的快樂,好比人的一種本性 -- 像是《动物(的)凶猛(性格)》。姜文要拍的也是同一回事。不過名字有一點反諷,我們這么活著,又有什么不好呢?總比外面的批斗要好一些吧。再深一層,世界上又有誰能給一個標準說什么是灰色的?什么是青春的嗎?只要人能“率性而為”,他就是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裏。



11/18/2011 積亮

有錢也買不到的快樂 ---- 談談四部好電影

電影  2010
有錢也買不到的快樂 ---- 談談四部好電影
《西邊吉》
《頤和園》
《母親》
《二十四隻眼睛》



最近看了四部好電影:西邊吉(南韓),頤和園(中國),母親(日本),二十四隻眼睛(日本)。

化錢買票看電影,我們可以選自己喜歡看的電影看;可是要評價一部電影,也許應該順著導演的路去看電影。導演的路就是導演想拍的電影。我們可以不喜歡某一個導演的路,或者不覺得他應該走某一條路;可是要評價他的電影,還是要先順著他的路去看他的電影,這樣才能真正體會這部電影。

真正體會電影的快樂,是有錢也買不到的。

有些電影的路非常窄,不容易順著走。西邊吉和頤和園就是倆個例子。可是,在這個窄路上,倆部電影都拍的非常好,非常成功。

西邊吉的路是對韓國傳統老戲的愛好和執著,加上欣賞和理解這些藝人的孤獨,喜悲,和代代相傳的渴望。有一段,以春,夏,秋,冬,為例來講解打鼓的道理,還有一段,解釋高,低音表述憂悲的不同,雖然看英文字幕,不能完全心領神會,但是其架勢,應該是經典無疑。可惜路太窄了,大概在韓國境外,要找到知音是不容易的。

西邊吉,無論在攝影,音樂,演出,情節上,都具備了好電影的元素。我沒有能完全溶入,是因為我對韓國傳統老戲的無知。

頤和園看起來路沒有那么窄,其實他的路更窄,而且不容易說清楚。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尤其是男人和女人之間的關系,幾千年來,已經被“人性”和“道德”朔成了一個定型。要是有人敢以另類“獸性”來表達對親密關系的渴望,輕則被人側目,重則只能以死來強求和其他人的平等。為什么“獸性” 沒有“人性”善良?為什么“談情”比“性交”有禮?

如果你能順著這條路走,你就能充分欣賞和體會,頤和園這部電影裏,幾位主角對這些另類想法和行為的渴望,無奈,快樂和悲傷。這是主線,另外一條副線是“六四”和以後二十年裏中國民情的變化。主線和副線交錯在一起。大事和小事,不都是事么?

當然,就算是順著這條路走,許多人對頤和園的看法也不一樣。有人覺得不夠緊湊;有人覺得表達得不夠清楚;也有人覺得聲音效果不好,非看中文字幕不可。

“母親”和“二十四隻眼睛”,都已經是很有名的電影,連連在日本被選為前十名電影,我無需多說了。

喜歡這倆部電影的人大概為數不少,可是要能充分欣賞和體會這倆部電影,恐怕還是要走導演的路 --- 在日本軍國主義,右派,反共,勢力下,進步人士的憤怒,無奈和憂傷。

論語裏有一個重要的字是“恕”,據說原意是“包容另類”。

3/7/2010 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