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June 7, 2017

從一個不實用的角度讀《周易》


從一個不實用的角度讀《周易》

很多人讀《周易》,都想以實用的角度來讀,從算命,理財,健身,企業管理,到從政不一而足。我無大志,只想把《周易》當成歷史輔助教材,來幫助我們了解西周文化。也許是不實用,可是不實用不一定是沒有用處。西周文化可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多了解一點,總有用吧。有了這個想法,我就和一位大學同窗好友一起讀《周易》了。

從這一個角度來讀《周易》,最好是專讀《周易古經》的原文,只讀卦辭,和六個爻辭。這是比較原始的文件,比較反應了西周初期智者對當時社會的觀察和認識。不以《十翼》的解釋為準,《十翼》比較反應了東周春秋以前初期儒家的想法,加重了抽象道德,尊從正統的說法。也基本上不考慮卦象,卦形,數等,這些方面可能有價值,可是原始資料太少,幾乎全是後人附會。有關《十翼》,請參考博文《周易古經》前言。

我自己讀的時候,非常看重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和《周易大傳今注》。《周易古经今注》1963一稿,1981重定,《周易大傳今注》1970寫成。兩本書,據說是同時寫的,觀點一致,可是材料重點不同。暫時撇開一些政治上非講不可的話以外,他寫這兩本書的目的,我想是:

1. 高亨覺得《易经》,也就是《周易古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辭,爻辭,卦形,爻題),成書於西周初年。開始是一本記錄算卦結果的書,但是它的內容記載了當時社會的現象,制度,經濟和思想意識,是一本難得的史書。
2. 高亨覺得《十翼》(《易傳》),成書於東周,是第一本後人對《周易古经》做了充分的解釋,註解和發揮的書。比起其他先秦諸子的書,思想更有系統。《易傳》的思想系統,可能只是引申,擴大了《周易古经》觀察的思想的一部分,發揚了東周春秋以前初期儒家的想法,因為《易傳》的影響太大了,可能阻礙了對《周易古经》原意的理解。

3. 幾乎所有的後代的註釋,都是把《周易古经》和《易傳》一並討論,高亨不同意,他覺得這是兩本不同,但是有關的書,應該分別討論。
4. 『象數』有多重要?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高亨發現先秦古籍裡《論語》,《禮記》,《荀子》,《呂氏春秋》,《戰國策》在討論《周易古经》的時候,不提『象數』;《左傳》,《國語》提到『象數』,包括變卦的『象數』;《易傳》裡提到『象數』,但是不包括變卦的『象數』。高亨不太談『象數』。
5. 高亨注重『小學』(字詞的解釋),不太引申,不發揮自己的人生觀。

舉一個例子,這是我目前對【11泰卦】的解釋:
11泰卦】
【主旨】泰同汰,是淘汰,清洗的意思。在這裡只是卦名。這個卦是西周初期智者對當時社會的觀察和認識之一:前三個爻講述由盛轉向衰的情形,後三個爻講述由衰轉向盛的情形,由盛轉向衰時,要仔細準備,幫助同行,樂觀待機;由衰轉向盛時,要吸取教訓,忍辱負重,面對災難。
【小敘】
1. 泰:小往大來,吉亨。小往大來的意思是失小得大。吉亨見前面的通說。
2.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徵吉。茅茹是草根。以其匯是以及其他同類的東西。徵是打仗。打仗之前,清洗隊伍,一如連根拔草,吉。吉見前面的通說。
3.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弗)亡,得尚於中行。包是瓠蘆。荒是大。馮河是徒步涉河。遐是遠。遺是棄。朋是朋友。亡前面似乎應該有一個(弗)字。尚是賞。於中行是在路上。人如果能綁著瓠蘆,涉水渡河,還不遠棄朋友,是不會淹死的,而且在路上就會得到獎勵。
4.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陂是傾斜。往是去。復是回。卹是憂患。孚是被人掠成俘虜。世界上那有沒有一點傾斜的平路,世界上那有沒有能走回來的路?就算碰到艱險,也不一定會被俘受餓,還有後福呢。貞無咎見前面的通說。
5.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翩翩是鳥急飛的樣子,比喻人之遊盪。孚引申為被人掠奪。遊盪之人,不知戒備,被其鄰掠奪,現在窮了,以後要吸取教訓。
6.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是一個歷史故事。帝乙是商紂之父,把女兒嫁給周文王。祉是福祉。當時,帝乙是大邦,周文王雖是小邦。也只好忍辱負重。元吉見前面的通說。
7. 上六: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復是顛倒。隍是城下溝,無水稱隍,有水稱池。師是用兵。自邑是自己邑內的人。告命是請命。城牆不穩之時,自己邑內的人請求不要用兵,這是災難的預兆,要面對災難。貞吝見前面的通說。

對其他卦的解釋,我們現在讀了第3卦到第20卦,附在下面,以後會陸續放在博文裡。

《周易古经》裡面的一些常用字(例如,吉,亨,貞,無咎,元,吉,貞吝等等)放在博文的《周易古经》通說裡。對這些字的解釋,高亨的說法和《十翼》完全不同。和抽象道德的正統說法很不一樣。

另外,我們也把第3卦到第20卦的主旨放在一起,見《周易古经》各卦主旨。看看能不能理出一些西周初期智者對當時社會的觀察和認識的頭緒。以後會把其他各卦的主旨陸續放在博文裡。

西周能以小邦克殷商,很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功成以後,能夠總結經驗,奠定文化的基礎。《周易古经》雖然在當時被認為是一本卜卦之書,但是記載了一些經驗和教訓。因為成書很早,又是在總結自己的經驗,文筆誠實。相比之下,東周以後的學者,或者為了歌功頌德,或者為了宣揚己說,都或多或少的沒有能忠實於原著。


在前面這幾卦的主旨裡,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一些想法,以後,讀得多了,再陸續加添:
1. 謹慎,相對於殷商的無備冒進;
2. 自謙,相對於殷商的自以為是;
3. 務實,相對於殷商的好大喜功;

不幸的是,我總覺得幾千年來,西周初期智者總結的這些經驗似乎沒有特別傳下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