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雄與悉達多》--- 原湯原汁的台灣風味
悉達多是釋迦摩尼年少的名字。電影裡穿插了一些悉達多年少時的故事,還用了一些佛教裡常用的話,片頭也註明了佛教基金會的贊助。也許有人覺得唐突,我倒是覺得宗教本來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談才奇怪,只是片頭註明了佛教基金會的贊助,有點殺風景。電影故事是以80年代淡水鄉下作背景,電影裡的佛教用語,也非常反應了傳統佛教裡比較俗世層面的想法。網上討論有不同的看法,我想電影又不是教課書。說到有台灣風味的的電影,《阿雄與悉達多》才是原湯原汁。
動畫片技術的發展,加上電腦,在全世界,一日千里。《阿雄與悉達多》,大概資金不足,顯得有點落伍,土里土氣的。這股土氣倒叫我倍感親情。在美國,電視上我最喜歡看的兩部動畫片是《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和《Shrek》。不是高科技的衝殺,不是公主的愛情,而是看到勇悍的俠女露出柔情的時候,一如《how to train your dragon》的
Astrid ,看到嬉笑多言的玩伴默默忘情的時候,一如《Shrek》的 donkey,最叫人心頭一笑。倍感親情和心頭一笑都讓我回味,可是感覺是不同的,有如《阿雄與悉達多》和《Shrek》/《how to train your dragon》。我懷念電影裡的台灣風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