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August 10, 2020

現代有心的道教信眾想要什麼?

 《現代有心的道教信眾想要什麼?》

 

對現代中國人來說,道教既熟悉又陌生。熟悉?覺得在我們生活文化裡好像處處有道教的影子,節慶民俗,神仙養生;可是沒有幾個人能說出到底道教的教理,歷史是什麼? 

對道教的誤解,我想至少原因有二:一是道教的理論基礎不高,很想和“先秦道家”的理論掛勾,但是不能自原其說。而且“先秦道家”派別林立,老子和莊子說法就往往有異 (這個題目,另文討論),二是歷史上的道教往往和改朝換代有關,對現代中國人來說,意義不大。

 我有興趣的地方比較實際,有兩個:一是現代有心的道教信眾想要什麼?二是現代有心的道教信眾能做什麼?下面是我找到的一些資料,其實和我現在的生活有關係。

 現代有心的道教信眾想要什麼?

 貴生成仙人,度己再度人

 仙人是不老不死,不为物累,游息自在的超人。

 「真人」和「仙人」比較:真人見《莊子天下》。

1。真人不執著於生,也不厭惡死,他認為生和死就像白晝和黑夜一樣,是處在一種不斷的自然更替之中的,因此人要安心接受死生的安排。仙人長生不老,擁有永恆的生命。他擯棄死亡,留戀生命。但莊子認為「生生者不生」 ,留戀於生也就不存在生。

2。真人肉體會死亡,但精神會與天合二為一。仙人則是肉體會老而不死,但精神未必可以達到。

 《太平經》談及樂生、重生。主要包括:

一,尊重人類自身的生命價值,反對輕生自殺,也反對殺害他人,要求潔身自好,修身養性,追求長生;

二,尊重動物的生命,認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靈性(即有道性),由於悟性有早遲之分,所以修道階次有快慢之別;

三,尊重植物的生命,認為植物和人一樣具有靈性,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也能夠修煉成仙;

四,尊重人類和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

做到上述四點既度己又度人,故《度人經》云:「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無量是無限的意思。人泛指一切生命。《度人經》为东晋末期葛巢甫等道士所编集的灵宝经之一。原一卷,今本作六十一卷,其中第一卷为经文,以下六十卷是神霄派於北宋徽宗年間敷演经文而成

《太平經》是東漢道教太平道的典籍,170卷,相傳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

 什麼叫自在?自在的意思可分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是指我們的身體進和退沒有阻礙,心自在指從煩惱中得解脫。

 現代有心的道教信眾能做什麼?

 性命双修:在心性品德的修養和身形生命的修煉兩個方面修改自己的缺點。以致神形兼備。心性品德的修養和提高,是修煉物質生命的基礎。修養心性品德的標準在於清靜寡欲、不為外物所累;再通過導引氣功,吐故納新、坐忘胎息,素食辟穀,存想守一等修煉身形生命。

 導引,意為“導氣令和,引體令柔”之意,導引是一項以肢體運動為主,配合呼吸吐納的養生方式,源於上古的舞蹈動作。春秋戰國時期,導引術獲得長足的發展,出現了「熊經」、「鳥伸」等術勢。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導引圖》的40多種姿勢,便是先秦導引術的總結。代表流派如周代王子喬始創的《赤松子導引法》、唐代高僧鑒真所創的《鑒真吐納術》、宋代高僧廣渡始創的《廣渡導引術》和清代曹廷棟創設的《老人導引法》等。導引最初見於《莊子》。 《莊子·刻意》裡面說:“吹眗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陳元英註釋認為:道引”一句,是指“導引神氣,以養形魂,延年之道,駐形之術”。 《素問·異法方宜論》:“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王冰的註解說:“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按是按皮肉,蹻是捷舉手足。”

吐納是吐故納新,古代道家的養生之術。吐納指把胸中的濁氣從口中呼出,再由鼻中慢慢吸入清鮮之氣。語見《莊子·刻意》:“吹呵呼吸,吐故納新。”就是說吐出濁氣,呼入清氣。姿勢不限,行、立、坐、臥均可。行,咳緩步徐行,神態自若,安然行氣。立,自然站立,腳同肩寬,雙膝微屈。雙手自然下垂,放在體側,或雙手相疊,放在臍下。坐,最好盤坐,雙手相疊,放在肚臍,或掐訣最好。亦可平坐凳上,手扶兩膝。臥,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於體側,或雙手相疊,置於臍上。或者側身臥最佳,一手置於頭側或枕肱,另外一手放於肚臍,與手相反。先轉動頭部,使脊椎正直,然後做功。

 胎息。語見《抱朴子·釋滯》:“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噓吸,如在胞胎之中”。胎息,是一種心性與命所達到無念無為之表現。胎是根源,始也;泰定,不動不搖,不憂不懼,不思不想,如嬰孩之處母腹。息是:安住,止也;神氣歸根而止念,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心性住而不動,為之胎息也。真正的胎息,是心住息而返歸本源意喻為胎,是心不動念,無來無去,心定神凝之境。心不動則氣微、動而無感知,故繼之以不出不入,自然常住,非氣停出入,心息盡定。迷者不識正理,心田未靜,心妄動何達胎息境界。不識先後者,幻化無邊虛境,空持假象,差之千萬里。經文隱喻,照本宣科則入迷盲。凡種生物,莫離氣生,命不離於氣之中,凡生物之所以有運動者,莫非神氣之靈覺知覺也;神住則氣失覺知也。莊子曰:“至人之息以踵,凡人之息以喉”。踵者,根也。迷霧者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盲加理解。有人認為,至人之息以踵,就以為是用腳後跟呼吸,強加意念去想腳後跟的呼吸方法;有的意念肚臍呼吸、皮膚呼吸,錯誤的認為胎息境界是不用口鼻呼吸。想方設法斷了自然口鼻呼吸,於是開始強行訓練閉氣法,喜求達到最高境界,妄想達到胎息,憋的臉紅眼鼓、眼冒金星、頭眩暈、心發嗔、雜心貪聖;急求閉氣,盲而行之,自害而不知。因此,希望迷霧修煉胎息者能夠醒悟。

 道教主張素食,戒除五葷,並以清淡、簡樸、自然為原則。《太微仙君功過格》云:「素食下味為一功,素食中味為半功,素食上味為無功。」吃素不應講求滋味,愈簡單、愈新鮮的素材,愈是對身心有益。若在素食上加上大量調味料、辣椒等以滿足口腹之欲,非但違背了素樸之道,亦會激起人的欲念,有礙修行,故功德亦相應減半。至於多吃假肉,或味濃、色素重的素食,不但對身體無益,更助長了人對口欲的追求,故對修行來說可謂無功可言。 辟穀”源自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穀”,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它源於先秦,流行於唐朝,又稱卻谷、去谷、絕谷、絕粒、卻粒、休糧等。辟穀最早的記載源自《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作為一種延年益壽的養生法則,辟穀在很多古書典籍裡也有記載。現代的人把它分成禁食,少食,進食雜食和藥餌。關於所服之藥,各家各流派也不盡相同,常用的雜食是芝麻、黑大豆、紅棗、栗子、胡桃肉、蜂蜜及酒類。至於藥物就更多了,有地黃、黃精、何首烏、枸杞子、天門冬、麥門冬、菊花、茯苓、白朮、松子、柏子、苡仁、山藥、杏仁、白芍、菖蒲、澤瀉、石韋等。

 存想,又稱觀想,是在入靜的條件下,運用自我暗示設想某種形象,以集中意念,由心理影響生理,達到保健與治療的目的。暗示是以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巧妙地使他確信暗示目標是真實的。暗示的方式多種多樣,可用言語,也可以手勢、表情、暗號、意念等來進行。暗示可來自他人,也可來自本人。來自本人的暗示為“自我暗示”。人的識神和元神都能受到暗示的影響,暗示方法可以治療某些病症,或加強療效,在西醫臨床已有廣泛應用。氣功存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運用了暗示原理。存想出自《論衡·訂鬼篇》,意為思念想像。也是一種心理治療健身方式。 (節選自《論衡·訂鬼篇》):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於疾病。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凡人不病則不畏懼。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何以效之?傳曰:“伯樂學相馬,顧玩所見,無非馬者。宋之庖丁學解牛,三年不見生牛,所見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見異物也。人病見鬼,猶伯樂之見馬,庖丁之見牛也。伯樂、庖丁所見非馬與牛,則亦知夫病者所見非鬼也。病者困劇,身體痛,則謂鬼持箠杖毆擊之,若見鬼把椎鎖繩,立守其旁。病痛恐懼,妄見之也。初疾畏驚,見鬼之來;疾困恐死,見鬼之怒;身自疾痛,見鬼之擊:皆存想虛致,未必有其實也。夫精念存想,或洩於目,或洩於口,或洩於耳。洩於目,目見其形;洩於耳,耳聞其聲;洩於口,口言其事。晝日則鬼見,暮臥則夢聞。獨臥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懼,則夢見夫人據案其身哭矣。覺見臥聞,俱用精神;畏懼存想,同一實也。

 清静寡欲

《清靜經》有一段話: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教条式地理解清静,或把死寂静止看着是清静的意境是不能完全合符意的。那么,怎样的修行才能进入真正的清静境界呢?《云笈七签》中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真仙直指语录》中也说: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其核心的法则就是少思而寡欲。真思志道,做到少思寡欲。而寡欲不是無欲,而是欲望不能達到,也保持清静。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又名《清靜經》或《常清靜經》,作者不詳,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道教稱太上老君西遊崑崙山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經仙人轉傳傳授,葛玄筆錄而傳世。學者推斷此經出於六朝或唐代,葛仙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之題記,當為依託者所題。從内容文字來看,此經似乎深受大乘佛教的中觀哲學和初唐重玄學的影響。

 不為外物所累

《莊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裡有一句話,「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大意是,利用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這樣怎會受到牽累呢!在莊週生活的那個年代,「物」還是比較匱乏的。彼時莊子就說出這樣的睿言智語,著實令人感佩。莊子的這句話既沒有否定「物物」,也沒有一味強調「不物於物」。既能得心應手地「物物」,又能保持「不物於物」的心境,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逍遙」。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展,給人們帶來諸多便利。人可以「物」的「物」與日俱增,「物物」的能力也越來越強。與此同時,「物於物」的人也日益增多。

 “不為物累”的更上一層是“不為物悲”。要做到不為物悲,那就一定要不“心為形役”了,晉·陶潛《歸去來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8/10/2020 楊積亮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