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 2016
《尚書》的文言和《史記》的文言:
很不一樣的文言
先說尚書公案,《尚書》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我們常看的版本是(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的《尚書正義》,是《武英殿十三經注疏》之一·,有58 篇,應該說這是《古文尚書》。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77713&by_collection=8
在漢武帝末年,出自孔子壁中。在此之前,漢孝文帝時,有伏生在家中藏有《尚書》,33篇,稱為 《今文尚書》。《古文尚書》58 篇裡有33篇和《今文尚書》的33篇相同。存疑的是其他25篇真是《尚書》裡的一部分嗎?還是後人偽作//輯逸的?偽作是很多人用的詞,戴君仁用輯逸二字,用心良苦,是要告訴我們,無論這25篇是誰寫的,他們都是有價值的文獻。
為了這個問題,歷史上許多學者都做過評論,其中清初閻若璩寫了《尚书古文疏证》,得出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是后世伪作的定论,解决了千百年来学术史上的一大疑案。而同代學者毛奇龄又為《古文尚書》為真做了大量辯解。戴君仁說他寫《閻毛古文尚書公案》,一方面是對這個千古大案,做一個記錄,最重要的是訓練我們怎麼讀古書。
我匆匆看了一遍,無法領略其中的奧妙,閒記於此,以後再細讀。先問一個問題:一般中國史學家都認為確定可信的中國歷史,能追溯到商代,也許可以到夏代,但是《尚書》有《虞書》,怎麼說呢?
朋友後來又介紹了幾本書:
清人孫星衍作的「尚書今古文注疏」;
劉德漢《尚書概述》。
劉德漢《尚書概述》。
戴君仁(1901-1978),出身於北京大學,在台大,師大,东海,辅仁教學多年,桃李天下,著作有《中国文字构造论》、《谈易》、《阎毛古文尚书公案》、《春秋辨例》、《梅园论学集》、《梅园论学续集》、《梅园论学三集》、《梅园杂著》、《梅园诗存》、《梅园外篇》,合为「梅园十种」。总题《戴静山先生全集》。叶嘉莹是戴君仁的學生,在迦陵學術網上有一篇同在台大教書的杨承祖寫的《戴先生事略》
http://www.yejiaying.com/Article/Detail/6/46
正好在《文言淺說》看到這一段話,來比較下面這兩段,很有趣:
帝曰:「疇咨若時登庸?」放齊曰:「胤子朱啟明。」帝曰:「吁!嚚訟可乎?」(《尚書》《堯典》)
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堯曰:「吁!頑凶,不用。」(《史記》《五帝本紀》)
顯然司馬遷的文言,要比《尚書》的文言容易讀多了。司馬遷距今2200年左右。《尚書》就算是2700年左右吧,500 年的時間,古文用字就改了這麼多。
12/7/2016 積亮
http://www.yejiaying.com/Article/Detail/6/46
正好在《文言淺說》看到這一段話,來比較下面這兩段,很有趣:
帝曰:「疇咨若時登庸?」放齊曰:「胤子朱啟明。」帝曰:「吁!嚚訟可乎?」(《尚書》《堯典》)
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堯曰:「吁!頑凶,不用。」(《史記》《五帝本紀》)
顯然司馬遷的文言,要比《尚書》的文言容易讀多了。司馬遷距今2200年左右。《尚書》就算是2700年左右吧,500 年的時間,古文用字就改了這麼多。
12/7/2016 積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